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一卷。旧本题梁陶弘景撰。又称《真灵位业图》,《灵宝真灵位业图》。初言神仙真人者,并无等级观念。但随着历史的进展,或出于宗教的需要,逐渐有了关于神仙真人也分等级之说。据此书前陶弘景自序,他撰《真灵位业图》,就是强调“同号真人”中“亦有等级千亿”之说。他认为如果不辨尊卑贵贱,祈祝跪拜就会乖本失序。所以他据真灵神仙的名爵、学号、仪服、宫域等加以雠校,排列阶级地位等撰成此书。书中将神仙真灵分为七阶,每阶又分中位、左位、右位。另外还有阶品增女真位或地仙散位。如其将元始天尊列为第一中位,将“五灵七明混生高上道君”等二十九名神真列为左位,将玉皇道君等十九名神真列为右位。再如他将丰都北阴大帝列为第七品中位,将周文王、秦始皇、魏武帝等四十余人列为左位,将公孙度、马融、陶侃等数十名三国魏晋时期的文人武将列为右位。还曾将孔子列为第三左位太极上真公,颜回为明晨侍郎,曹操为太傅,周公为西明公比少傅,周武王为鬼官北斗等。此书所述与《真诰》、《枕中书》的内容多有雷同之处。后世学者对此书多有评品,《四库提要》称其 “杜撰凿空,又在《真诰》之下”。斥其所列孔子、曹操、周武王等人阶位 “诞妄殆不足辨”。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谓: “《真诰》与此书,同一荒唐之言,未见 《真诰》果出此书之上也”。关于此书作者,余嘉锡说:“弘景肯作真诰,未必不可作此书。” 并据 《道藏》所载《陶隐居集》收有此书序文,称 “相其文词,实出六朝人之笔,非出伪托”。《道藏提要》对此书著录尤详。说明此书对于后世学者研究道学,与 《真诰》、《枕中书》等同具重要参考价值。现存明 《道藏》(题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本、《广川学海》本、《说郛》本,《秘册汇函》 (题 《灵宝真灵位业图》) 本。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序

经名: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粱道士陶弘景撰,唐末道士闾丘方远校定。内载上清派诸仙真谱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

夫仰镜玄精,说景耀之巨细;俯眄平区,见岩海之崇深。

搜访人纲,究朝斑之品序;研综天经,测真灵之阶业。

但名爵隐显,学号进退,四宫之内,疑似相参。

今正当比类经正,仇校仪服,埒其高卑,区其宫域。又有指目单位,上皇道君、五帝七老,如此比之类是矣。

略说姓名,墨羽孟卓之例是。或任同秩异,金阙四帝、太极四真,及下教之例是矣。业均迹别者,诸步纲之例也。

如希林真人为太微右公,而领九宫上相,未委为北宴上清,当下亲相识耶。

诸如此例,难可必证。

谓其并继其所领,而从高域,粗事事条辩,略宣后章輒以浅识下生,轻品上圣,升降失序,梯级乖本,戄贻謫玄府,络咎冥司。

谨依诚陈,启仰希照,亮若必不宜然,愿垂戒告。

今所诠贯者,实禀注之奥旨,存向之要趣。

祈祝跪请,宜委位序之尊卑;对真接异,必究所遇之轻重。

是以三君共辞,先致学未体之尤;下班居上,智有不达之蔽。

虽同号真人,真品乃有数,俱目仙人,仙亦有等级千亿。

若不精委条领,略识宗源者,犹如野夫出朝廷,见朱衣令史,句骊入中国,呼一切为参军。

岂解士庶之贵贱,辩爵号异同乎。

陶弘景序。

玉清三元官

玉清三元官

上第一中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

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

左位

右位

 

 

玉清三元官

第二中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

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

为万道之主

左位

右位

女真位

 

 

太帝宫官

金阙宫官

 

玉清三元官

第三中位-太极金阙帝君姓李

太极金阙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

左位

右位

玉清三元官

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

太清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

上皇太上元上大道君。

左位

右位

玉清三元官

第五中位-九宫尚书

九宫尚书

(姓张,名奉,字公先,河内人。先为河北司命禁保侯,今为太极仙陟公,领北职位,在太极矣)

左位

右位

散位


玉清三元官

第六中位-右禁郎定录真君中茅君

右禁郎定录真君中茅君(治华阳洞天)

左位

地仙散位

许虎牙。名黟,字文晖。受杨君守一之道。

王真。上党人也。

孟君。京兆人也。

鲁女生。在中岳。此三人受行三一、真一。

左元放。李仲甫弟子,在小括山。

九疑山女真罗郁。今在湘东山。

杜陵夫人。

宜安宋姬。此二人,并受西梁真人青精方,而不书位号,来委何仙,且在地真之列。

许迈。字叔玄,小名映,改名远游,东华为地仙矣。

翁道远。

姜伯真。一云在猛山学道采药,二人映之俦侣。

郭声子。

黄子阳。一云魏夫人食桃皮师。二人葛玄常相随矣。

葛玄。字孝先,丹阳句曲人,稚川之从祖也。初在长山,乘虎使鬼,无处不至,位在太极宫。

郑思远。即葛玄弟子,晋永昌元年入括苍山。

戴孟。本姓燕,名济,字仲微。裴君弟子。

谢允。历阳人。戴孟弟子,晋成帝时得道。

施存。一号婉盆子。孔子弟子三千人,数得道。

刘奉林。周时人,服黄连。

张兆期。费长房之师。

周君。二人,俱读素书七卷,得道。

雷氏。周氏养龙。

姜叔。

田公刘安之。裴君时冀州别驾。

鲁班。即黄初起也。

范安远。

贾玄道。

李叔胜。

言成生。

傅道流。四人并隶司命,主察试学道者,在太山。

真人樊子明。

龙威丈人。

刘少翁。华山。

梁伯鸾。

樊大夫。

吴睦。长安人,少为县吏。

朱□。陈留人,昔作劫盗。

郭端。颖川人,少孤为县吏。

范伯慈。桂阳人,少曾邪病。

鲍叔阳。

王养伯。

段季正。

刘伟惠。四人师西灵子都。

宋玄德。嵩高山。

李东。

童初府。

萧闲宫。并男真。

易迁宫。八十三人。

含真台。仅二百人,并女真。

右位

右理中监刘翊。

典柄执法郎淳于斟。

理禁张玄宾。主雨水之官。亦保命书。

童初府师上侯刘宽。即保命府。

丞四人:

赵威伯。主仙籍,并暴雨水。

乐长治。主灾害。

郑稚政。主考注。

唐公房。主其死生。

明晨侍郎七人,比御史中丞。

三男真。夏馥字子恬,阵留人,桐桥真人弟子。二人不显。

四女真。周夏友,汝南安城人,河南尹周畅之女。张桃枝,沛人,司隶朱寓之母。二人不显。

监二人。范幽冲,辽西人。汉尚书,即李整,河内人。

武解鬼帅者:

王延。范粮。傅晃。除衔。四人已度。

地仙散位

中岳仙人宋来子。先为楚市长,遇冯延寿。

中岳李先生。

扁鹊弟子五人:

子容。子明。子威。子戏。子游。

赵太子。服木者。

将先生。支子元之师。

支子元。作裴君小时师。

庐生。

侯公。

石生。入东海,为始皇使。

林屋仙人王璋玄。

山图公子。周哀王时大夫,张禁保之师。

赤须子。夏明晨之师。

青谷先生。刘上缀之师。

惠车子。淳于典柄之师。

石长生。周明晨之师。

东郭幼平。桃北河之师。

郑子真。阳翟山。

邓云山。

唐览。华山。

西河蓟公。张理禁之师。

周正时。

刁道林。龙伯高之师。

郭子华。

赵叔逵。

张季连。三人在霍山。

赵公成。鹤呜山。

范丘林。女真。赵威伯六甲之师。

修羊公。化为白石矣。

稷丘子。

文子

商丘子。服菖蒲而不老。

刘根。服甘草。

介象。

白羊公。不显姓名。

介琰。白羊弟子。

刘纲妻。

严青。并善禁气,已上六人善禁勅。

陈仲林。

道君。

赵叔道。三人,盖竹山中真人。

王世龙。许远游师。

赵道玄。

傅太初。远游之交。

龚幼节。

李开林。远游代对者。

王少道。

范叔胜。

李伯山。三人,童初府标表。

李仲文。

知礼

女真

窦琼英。

韩太华。安国妹,李广利妇。

刘春龙。

李奚子。

王进贤。衍女。

郭叔香。

赵素台。熙女。

郑天生。邓艾母。

许科斗。长史妇。

李专姑。夏侯玄妇。

张美子。

施淑女。续女。

宋漂金母。

鲍靓妹。

张微子。

傅和。二人,含真台主。

山外其东者杜契。

徐宗度。

晏贤生。二人,契友。

孙寒华。女真。

陈世景。二人,契弟子。

赵熙

方山下洞室主者。

张祖常。

刘平阿。

吕子华。

蔡天生。

龙伯高。五人,并处方台。

谢稚坚。

王伯辽。

繁阳子何苗。

冯良。

郎宗。五人,在鹿迹洞。

王叔明。

鲍元治。

尹盖妇。三人之外,余三十人,并北山下绝洞。

辛玄子。自云禁无中郎将,吴越鬼神之司。

比干。在戎山。

李喜。南阳人。

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