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搜索结果
共找到了181个结果
七十八
【原文】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1]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2],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3],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注释】 [1]易:取代。 [2]垢:污垢,引申为耻辱。 [3]不祥:不吉祥,灾难。 【解析】 世间没有什么事物能柔弱得超过水,但是在成功地冲击坚韧的东西这一方面,也没有什么事物能够胜过水,因为水是任何物质都无法取代的。 ...
七十九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1],而不责[2]于人。有德司契[3],无德司彻[4]。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注释】 [1]左契:债权人所执的收债凭证。 [2]责:讨债,索取。 [3]司契:掌管借据的人。 [4]司彻:掌管税收的人。 【解析】 调和巨大的怨恨,必然会留下怨恨。以德行去回报怨恨,这怎么能算是妥善的解决方式呢? 因此,圣人拿着借据,而不向欠债者讨债。有德行...
八十
【原文】 小国寡民。使[1]民有什伯[2]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3]之。使民复结绳[4]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 [1]使:即使。 [2]什伯:特别多,多种多样。 [3]陈:通“阵”,列阵。 [4]结绳:古代结绳记事,这里引申为返璞归真。 【解析】 使国家小一点,使百姓的数量少一点。即使拥有种类繁多的器具也不愿使...
八十一
【原文】 信言[1]不美,美言[2]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注释】 [1]信言:真实的话语。 [2]美言:华丽的言辞。 【解析】 真实的话语往往不动听,华丽的言辞往往不是发自肺腑的真话。 心地善良的人不喜欢巧辩,而善于巧辩的人往往心存不善。 有真知的人未必知识广博,知识广博的人未必都...
原文
或问曰。如何是修真妙理。答曰。第一先除无名烦恼。第二休贪恋酒色财气。此者。便是修行之法。夫人之一身。皆具天地之理。天地所以含养万物。万物所以盈天地间。其天地之高明广大。未尝为万物所蔽。修行之人。凡应万事。亦当体之。难曰。天有昏暗。地有动摇。山有崩摧。海有枯竭。日月有盈缺。且人有疾病无常。如何治之。答曰。欲要治之。除是达太上炼五行之法。 问曰。如何是五行之法。诀曰。第一先须持戒。清静。忍辱。慈悲。实善。断除十恶。行方便。救度一切众生。忠君王。孝敬父母师资。此是修行之法。然后习真功。诀曰。第一身中东西。要识庚甲卯酉。...
序
窃谓古人无心於为文,故言发乎诚,而大体全。后世有心於为名,故文过乎情,而华藻胜。大体者根於自然,华藻者出於使然。自然者同乎天,使然者参乎人。心声之发见限量,不言而判尔。且焕而为日月,章而为云汉,融而为山川,散而为草木,仰观俯察,万象森罗,莫非天之文、地之理,而天地大化,岂容心於此哉。无言而生,不为而化,盖有不期然而然也。我祖纯阳吕翁真人,学贯天人之际,手握造化之机,矢口成言,洒翰成章,初非心思智虑之所致,抑亦天机自发,沛然莫能御者。其劝世也,随方设化,辞白义精,观之使人判然冰释,怡然理顺,廉贪敦薄,勃勃然稔绝尘之虑...
卷上
劝世吟 七言律诗二十九首 为人不可恋嚣尘,幻化身中有法身。莫衒胸中擒锦绣,好於境上惜精神。回来便访仙家侣,迷即难逃俗眷亲。为告聪明英烈士,休教昧了本来真。 骑鲸几出洞庭湖,谁识逍遥厌世夫。万朵金莲开混沌,一轮心月印虚无。不求我住黄金阙,唯愿人居白玉壶。袖得青蛇归去也,凤箫声里步天都。 晖晖星斗焕文章,身逐闲云别帝乡。一粒丹於方外炼,百篇诗向醉中狂。壶天自有长春境,海岛宁无不夜堂。踏破碧霄云外路,九重天上傲羲皇。 乔木阴阴衬落霞,好山都属道人家。寒灰温鼎重生焰,枯树归根复放花。人世兴亡终有限,...
卷下
七言律诗 功满来来济会难,又闻东去杏仙坛。杖头春色一壶酒,顶上云攒五岳冠。饮海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先生去后身须老,乞与贫儒换骨丹。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火取南方赤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鼎随四季中央合,药逐三元八卦行。斋戒兴功成九转,定知入口鬼神惊。 碧潭深处一真人,貌似桃花体似银。鬓发不斑缘有术,红颜不老为通神。蓬莱要去如今去,架上黄衣化作云。任使桑田变成海,一丸丹药定千春。 罏养丹砂鬓不斑,岂干名利住人间。已逢至士传神药,又喜同流动笑颜。老子道亲分付得,少微星许共相攀。...
原文
第一住庵 凡出家者,先须投庵。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渐得安。气神和畅,入真道矣。凡有动作,不可过劳,过劳则损气。不可不动,不动则气血凝滞。须要动静得其中,然后可以守常安分。此是住安之法。 第二云游 凡游历之道有二:一者看山水明秀,花木之红翠,或玩州府之繁华,或赏寺观之楼阁,或寻朋友以纵意,或为衣食而留心。如此之人,虽行万里之途,劳形费力,遍览天下之景,心乱气衰,此乃虚云游之人。二者参寻性命,求问妙玄。登巇崄之高山,访明师之不倦,渡喧轰之远水,问道无厌。若一句相投,便有圆光内发。了生死之大事,作全真之...
序
天地分判,三才定位,人处天地之中,五气合身,故能长且久。后人自昧其性,自役其神,自挠其气,自耗其精,所以不能与天地合。逆取短折而甘心焉,每切痛之。《易》曰:穷理尽性以至於命。《老子》曰:虚其心,实其腹。又曰:常无欲以观其妙。《论语》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孟子》曰性善。又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皆著性命之要端也。仆因阅藏书,得唐贞一先生《坐忘论》七篇,附以枢翼。识见不凡,明指大道,先导人以敬信,使心不狂惑。次则令断其缘业,收心简事,体寂内明。故又次之以真观,中外无有,然后可以跻於泰定,气泰神定,故曰得道...
原文
坐忘论 司马承祯子微撰 夫人之所贵者生,生之所贵者道。人之有道,若鱼之有水。涸辙之鱼犹希斗水。弱丧之俗无情造道,恶生死之苦,乐生死之业,重道德之名,轻道德之行。审惟倒置,何甚如之。穷而思通,迷而思复,寸阴如璧,愧叹交深,是以恭寻经旨而与心法相应者,略成七条,以为修道阶次。枢翼附焉。 敬信一 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则道可长,蒂固则德可茂。然则璧耀连城之彩,卞和致刖。言开保国之效,伍子从诛。斯乃形器著而心绪迷,理事萌而情思忽。况至道超於色味,真性隔於可欲,而能闻希微以悬信,听罔象而不惑者哉。如...
序
神仙之道,以长生为本。长生之要,以养气为先。夫气受之於天地,和之於阴阳。阴阳神虚谓之心,心主昼夜寤寐,谓之魂魄。如此,人之身大率不远乎神仙之道。天隐子,吾不知其何许人,著书八篇,包括秘妙,殆非人间所能力学。观夫修炼形气,养和心虚,归根契於伯阳,遗照齐於庄叟。长生久视,无出是书。承祯服习道风,惜乎世人夭促真寿,思欲传之同志,使简易而行。信哉。自伯阳而来,唯天隐子而已矣。谨序。
原文
神仙 人生时禀得虚气,精明通悟,学无滞塞,则谓之神宅。神於内遗照,於外自然,异於俗人,则谓之神仙。故神仙亦人也。在於修我虚气,勿为世俗所论折,遂我自然,勿为邪见所凝滞,则成功矣。喜怒哀乐爱恶欲七者,情之邪也。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八者,气之邪也。去此邪,成仙功也。 易简 易曰:天地之道易简者,何也?天隐子曰:天地在我首之上,足之下,开目尽见,无假繁巧而言,故曰易简。简者,神仙之德也。经曰:至道不繁,至人无为。然则以何道求之?曰:无求不能知,无道不能成。凡学神仙,先知易简。苟言涉奇诡,适足使人执迷,无所归...
原文
庄周梦蝴蝶论第一 万物同根,是非一气,奚物而为周,奚物而为蝶。认周以为非蝶,是未能忘我也。执蝶以为非周,未能忘物也。物我对待,万态纷糺,谓彼不齐,皆妄情尔。不知物自无物,虽蝶亦非,我自无我,虽周亦幻。况容有分也。栩栩然而梦为蝶,即蝶无周。蘧蘧然而觉为周,即周无蝶。此见之所独,而物之所齐也。夫览一身而私,胶万物而执,以形开之觉,而为事之实,以魂交之寐,而为梦之虚。不知一夕之觉梦,一形之开阖是也,一形之开阖,一性之往来是也。一化为物,戚然而恶,一复为人,忻然而乐。物固奚足恶,人固奚足乐,此特万化而未始有极者尔...
齊物論
【原文】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
齊物論(註)
〔注〕言其自生。 〔疏〕已,止也。推求日夜,前后难知,起心虞度,不如止息。又重推旦暮,覆察昏明,亦莫测其所由,固不知其端绪。欲明世问万法,虚妄不真,推求生死,即体皆寂。故《老经》云,迎之不见其首,随之而不见其后,理由若此。 非彼元我,非我元所取。是亦近矣, 〔注〕彼,自然也。自然生我,我自然生。故自然者,即我之自然,岂远之哉。 〔疏〕彼,自然也。取,禀受也。若非自然,谁能生我?若元有我,谁禀自然乎?然我则自然,自然则我,其理非远,故日是亦近矣。 而不知其所为使。 〔注〕几物云云,...
養生主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译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陷入疲困;既然这样还要汲汲追求知识,就会更加疲困不堪了!做善事不要有求名之心,做恶事不要遭受刑戮之苦。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常法,便可以保全身体,可以保全生命,可以培养精神,可以尽享天年。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然,...
養生主(註)
河南郭象注 唐西华法师成玄英疏 内篇养生主第三 夫生以养存,则养生者理之极也。若乃养过其极,以养伤生,非养生之主也。 吾生也有涯, 〔注〕所禀之分各有极也。 〔疏〕涯,分也。夫生也受形之载,禀之自然,愚智修短,各有涯分。而知止守分,不荡於外者,养生之妙也。然黔首之类,莫不称吾,则凡称吾者,皆有极者也。 而知也无涯。 〔注〕夫举重担轻而#1神气自若,此力之所限也。而尚名好胜者,虽复绝膂,犹未足以慷其愿。此知之无涯也。故知之为名,生於失当而灭於冥极。冥极者,任其至分而无豪...
人間世
【原文】 颜回见仲尼,请行。 曰:“奚之?” 曰:“将之卫。” 曰:“奚为焉?” 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所行,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仲尼曰:“!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者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人間世(註)
河南郭象注 唐西华法师成玄英疏 内篇人间世第四 与人群者,不得离人。然人问之变故,世世异宜,唯无心而不自用者,为能随变所适而不荷其累也。 颜回见仲尼,请行。 〔疏〕姓颜,名回,字子渊,鲁人也;孔子三千门人之中,总四科入室弟子也。仲尼者,姓孔,名丘,字仲尼,亦鲁人,殷汤之后,生衰周之世,有圣德,即颜回之师也。其根由事逵,褊在儒史,今既解释《庄子》,意在玄虚,故不复委碎载之耳。然人问事绪,儿纷完难,接物利他,理在不易,故寄颜孔以显化导之方,托此圣贤以明心斋之卫也。孔圣颜贤耳。 曰: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