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上[1]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2],故几[3]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4],与[5]善仁,言善信,政善治[6],事善能,动善时[7]。
夫唯不争,故无尤[8]。
【注释】
[1]上:至上,最。
[2]恶:厌恶,不喜欢。
[3]几:几乎,接近。
[4]渊:沉静,深藏不露。
[5]与:交往,相处。
[6]政善治:从政把国家治理好。
[7]时:准时,引申为抓住有利的时机。
[8]尤:埋怨,责怪。
【解析】
最高的品德和修养(亦指拥有最高品德和修养的人)就如同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又处于众人都不愿意居住的地方,所以水的这种境界已经接近于“道”了。
居住时选择地势低的地方,内心如深谷一般沉静、广阔,与人相交时保持一颗仁爱的心,说话诚实,从政则能够将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处事的时候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来解决难题,行动时则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这种不与万物相争,水(道)一般的心态,自然不会引来他人的埋怨和责怪。
【名家注解】
河上公:
上善之人,如水之性。水在天为雾露,在地为源泉也。众人恶卑湿垢浊,水独静流居之也。水性几于道同。水性善喜于地,草木之上即流而下,有似于牝动而下人也。水心空虚,渊深清明。万物得水以生,与虚不与盈也。水内影照形,不失其情也。无有不洗,清且平也。能方能圆,曲直随形。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
壅之则止,决之则流,听从人也。水性如是,故天下无有怨尤水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