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高级搜索
搜索关键词
种类

精确匹配
标签搜索
日期选项
在此之后更新
在此之前更新
在此之后创建
在此之前创建

搜索结果

共找到了181个结果

太上感应篇原文+白话文版

太上感应篇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 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积德累功,慈心於物。 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 昆虫...

清静经原文+注解

太上老君常说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纔言可道,即非常道。既不可道,何以名道?咦,只這道之一字,已道了也。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搏之不可得,用之不可既。惟惚惟恍,不屬聲聞;曰希曰夷,無有定體。若作聲聞,會不足以成;若作定體,求不足以應變。道雖無形,因天地生育,其形可見;道雖無情,推日月運行,其情可察;道雖無冬,窮萬物長養,其名可立。《易繫》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非道之形乎?又曰,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非道之情乎?又曰...

表叙、纪述灵验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进太上感应篇表 臣莹微言,凝旋重道,深嘉太上之格言;锓梓迄工,幸毕微臣之素愿。辄僭闻于渊听,用祗答于晨恩。臣惶惧惶惧,顿首顿首。臣窃观宝藏之诸经中,有瑶编之大训,本慈悲而救物,爰谆复以诲人。谓善恶感召之由,端类枢机之发;而祸福应验之理,捷于影响之随。千二百恳恳之辞,亿万载昭昭之诫,然必赖明良之敷阐,乃能率众庶以皈依。恭惟皇帝陛下垂拱视朝,缉熙典学,讲贯虽专于六籍,搜罗旁及于群书。道访窈冥,继圣祖下风之请;化流清静,迈汉皇当日之规。怡神政事之余,玩意天人之际,将推行而传远,故裒集以加详。羲画丁宁,冠骊珠...

卷之一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传曰:一念未起,则方寸湛然,有同太虚。何者为善,何者为恶,及一念纔起,趣向不同。善恶既殊,祸福即异。此太上所以言:祸福无门,唯人自召也。大抵一念起处,即祸福之门。篇中之言,皆其事也。昔卫仲达初为馆职,被摄至冥司。冥官命吏呈其善恶,二録比至,则恶録盈庭,而善録纔如筋。小官色变,索秤称之。既而,小轴乃能压起恶録,地为之动。官乃喜曰:君可出矣。仲达曰:某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之多乎?官曰:不然,但一念不正,此即书之,不待其犯也。仲达曰:然则小轴中,所书何事?官曰:朝廷尝大兴工役,修三山石...

卷之二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忠孝。 传曰:东卿司命曰:有萧邈之才,绝众之望,养其浩然,不营富贵。或至贞至廉,不食非己之食,不衣非己之衣,纷华不能散其正气,万乘不能激其名操。或先世有功,流逮後嗣,易世练化,改氏更生。此皆有应仙格,当登仙品。然必多历年所,始得渐进。至於至忠至孝,则今日谢世,明日便当补为地下主者,复从地下主者,便当进补仙阶。大抵忠也者,人臣之大节。孝也者,人子之本事。使为臣而皆不忠,则为君者,复何望於臣;为子而皆不孝,则为父者,复何望於子。如此则君臣之分,父子之伦,一切丧矣。人不禽兽如,必夷狄如也。惜其不知忠孝,乃超度之本,...

卷之三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传曰:按经所说,诸类众生,一身具足一切形质,随造随成。无明为卵生,烦恼包裹为胎生,爱水浸润为湿生,欻起烦恼为化生。於此四生,人复析为十二类生。於十二类生,每类又各有八万四千种类差别。总而言之,则一十二类,便有一百万八千之多。然则众生种类差别,何其多欤。但即其日用观之,目睹珍奇,便起贪想;舌味肥脆,便起杀想;意攀华丽,便起慾想。非独眼舌意三为然,耳鼻身三,亦复如是。如是妄想,如是颠倒,念念不停,洎合眼後,更只纷然,做主不得。腊月三十日,脚忙手闹,做得主乎。佛所谓十二类生,一百万八千种类差别...

卷之四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传曰:文殊问道场於维摩曰:如何是道场?维摩曰:平心是道场。赵州问道於南泉曰: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心是道。然则平心,即道欤,道场欤。欧阳文忠修好贤乐善,常以平心为难。彭中丞思永好学不倦,常语人曰:吾不为他学,自幼即学平心。然则平心果难欤,须自学欤。大抵心之为物,即体非有,随用非无,必欲平心在我而已。夫复何难。前辈为难者,叹无人也,示後学也。世之见人得失,不能如己之得失者,必不晓此。惟其不晓,是以物我常胜,罪来集身,如水归海,日成深广,尚何足以道场与道之说而告之哉。昔薛瑗身相...

卷之五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施恩不求报。 传曰:君子有心於施恩,无心於求报。苟有心於求报,即是利在於报。初非为人,报未必可求,而怨必先之,乌足谓之恩哉。是以不求之报,常见於无心之恩。昔尚霖为巫山令,邑尉李铸最强悍,无何感疾,遽至困剧。霖怜之,因请所托,尉拭泪以老母少女对。及卒,霖为割俸,送其母及其函骨归河东,且为嫁其女于二族。一夕,梦尉如生时,拜且泣曰:公本无子,感公之恩,已为力请于帝,今得为公之子矣。是月,霖妻果孕。明年解官,沿流而归,每遇滩险,必见尉隐约立岸上,如指呼状。将抵荆渚,又梦尉曰:某明日当生府,公必以小合送及生府。公果以小合贮...

卷之六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所作必成。 传曰:世间无不成之事,天下皆可作之人。苟有其志,无不成也。昔张仲宾之祖,本一善谋利者,但水翻然改图,笃意教子。其子仲容、仲宾,果皆登第。明年,仲安又登第。于令仪本一市井小民,亦以翻然改图,笃意教子。其次子杰,侄子傚,亦皆登第。然则有志之士,欲有所作,是有不成者乎?况能力行众善者乎?窦公之事,便可见也。窦公禹钧者,燕山人也。初梦其祖谓曰:汝无子,又不寿,曷不早修阴德,以回造化。禹钧惶惧,於是内外姻娅,有丧未举,有女未嫁,皆助成之。乃至焚券嫁仆夫之女,得金还去失之人,苟可修德,无不为者。又於所居,建四...

卷之七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慢其先生。 传曰:先生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片言之悟,一字之传,皆所自也,其可慢乎?昔胡安定瑗之为先生也,如钱藻之渊笃,孙觉之纯明,范纯仁之直温,钱公辅之简谅,皆一时知名之士,其於先生,则不啻如子弟之事父兄,未尝闻其慢也。孙明复之为先生也,如石介之该通,张洞之辫博,皆鲁之尤贤。而有道者,其於先生,行则从升降揖,拜则执杖屦而侍,肃然其恭,亦未尝闻其慢也。又如待制彭汝砺,少尝师事嗣庐倪天隐。及官保信,即迎天隐置于齐阁,执弟子之礼甚恭。天隐死,母犹未葬,明年妻亦死,又且无子。公为葬其三丧,又为嫁其女于同年进...

卷之八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刚强不仁。 传曰:孔子以刚为近仁,太上以刚为不仁,圣人之言,岂相戾哉。孔子所取之刚,乃刚毅之刚,确然不夺乎内,君子之刚也,有杀身以成仁,故曰近仁。又曰根也,慾焉得刚。太上所戒之刚,乃刚强之刚,忿然常见乎外,小人之刚也,凌人暴物,焉得仁哉,故以不仁。又曰强粱者,不得其死。又曰:坚强者,死之徒。大抵刚强之刚,不能自戒,则便有不仁之失,在乎其间。太上所以断而书曰:不仁也。昔桓范,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初到徐州,与郡守徐岐争屋,便欲引节斩岐。岐奏于朝,范以理屈坐免。及知冀州时,吕昭才为镇北将军,冀属镇北。范以昭才仕进出...

卷之九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轻蔑天民。 传曰:轻蔑天民,此特刻核之辈,旋踵及祸,固无足道。请以一二爱民君子言之,庶几皆知则效。昔韩忠献公琦,初为益利路体量安抚使,拯济饥民,所活者一百九十余万。及镇河北,适河决,岁又大饥,公复多方措划,赈济安辑,所活者又七百余万。富文忠公镇清社,适河决,八州之民,全入京东。公劝民出粟,得十余万斛,随处贮之,以济殍者。且括公私闲舍,得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使便薪水。明年麦熟,各计地里远近,受粮使归,所活者五十余万。滕章敏元发知郓州,适淮南京东饥。公葺城外废营一千二百余间,以处流民,所活者五万。李允则知潭州,适...

卷之十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凌孤逼寡。 传曰:矜孤恤寡,上文既已定为善人。凌孤逼寡,今复定为罪目。然则孤可凌,而寡可逼乎?惜其不知已得度世者,尚犹不忘念其孤寡,况未得度世者乎?昔石光祖师,真定初之官,道过潭州,闻圜通院有道者姓郭,善种菜,随时新奇,供众取足,因往访之。道者素哑,及见公来,则发语琅然,且以密语告,公遂致仕,沐浴安卧而逝。其道者,亦复不见。是夕,上於崇政前,恍见光祖乘空而来,奏曰:臣本北极佑圣院真武真君部下副参谋官。郭道者,乃北极下检法使。皆以微过,谪降人间,今数满当还。念许时食禄,且有少请,故特来谢。臣儿庭之未请朝政,愿垂...

卷之十一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知过必改。 传曰:颜子不贰过,孔子称之。不贰者,念起于中,即念而改,不复贰於行事也。太抵过贵乎改,过而不改,真为过矣。其过也,可胜言哉。是以君子一闻其过,无不速改。昔寇莱公准,自少富贵,享用过奢。及拜枢密,赏赉尤厚,宾客聚观,莫不称叹。独一老你,潸然堕泪。公惊问故,则曰:太夫人捐馆时,欲求一缣作衾禭不可得,安知相公有今日耶?公抚膺大恸,自此即折节从俭,不复敢奢。蔡文忠齐平生好饮,饮必至醉。时太夫人已老,心颇忧之。一日,存道先生过其治所,戒以一诗曰:圣君恩重龙头选,慈母年高鹤发垂。君宠母恩俱未报,酒如成病悔何追...

卷之十二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射飞。 传曰:太上曰:混沌既分,天地乃位,清气为天,浊气为地,阳精为日,阴精为月,日月之精为星辰,和气为人,傍气为兽,薄气为禽,繁气为虫。种类相因,会合生育,随其业报,各有因缘。然则人之与飞,有以异乎?《肇论》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非诳语也。然飞之所以与人异者,特福业不同,躯壳异耳。窃尝考之载籍,诚有自人而沦入其中者,亦有自仙而游戏其中者。刘安民本一富家,以好尚虚名而道无实,至死後乃为凤凰,经六十年,复得为人。於此生中,勤苦修道,始得尸解,今在清华宫中。黄安世本一儒士,以志慕飞腾而心不精至,死後乃...

卷之十三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愿人有失。 传曰:《涅盘经》云:诸修心人,要当以六法平等智力,摄制自心,必使於运用时,一切平等。云何为六?一者如响平等智力,二者如镜像平等智力,三者如幻平等智力,四者清净平等智力,五者世法平等智力,六者集因缘平等智力。大抵具如是之智,便当有如是之力。世间万法,岂不如响、如像、如幻乎?如是了知,岂不为智?岂不清净所集,因缘亦复平等乎?当知愿人有失,特其未到此地耳。博州鼓角楼,每至三更,即有一鬼掩鼓不能击,直更者屡受杖,不能制。闻奯禅师有道行,因往问之。师曰:何不捉住?兵曰:鬼何可捉?师曰:但禁气勿言,即可捉也。...

卷之十四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窃人之能。 传曰:碧陵迦婆蹉过河,忽闻莲香河神责之曰:尊者为阿罗汉,何故偷我香?蹉曰:香自至鼻,何名为偷。窃尝三复斯言,大有深旨。大抵香尘自如,以我鼻根,起诸齅识,分别曰香。按如佛法,即名为偷。当知窃人之能,以为己能,真为偷也忽昔高龄晚而祭酒,道气不交,灵助无主。是以羣邪缠互,急行其祸。保命真君谓许长史曰:高龄之无德也久矣,鬼讼之纷错也积矣。又尝凿败古人碑铭,以为己文。水官谴其蔽善以自操,阴贼於鬼神,特列于讼事之首以告,其罪必不免矣。未几果卒。然则他人之能,是可窃乎?不闻石曼卿之事乎?曼卿死後数年,梦其友关咏...

卷之十五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侵人所爱。 传曰:许真君在世日,尝於南昌诛一蛇精。道侣愿从者,无虑千数。真君止选素所知者三百人,与之偕行。既而,夜宿山下,又虑其修行无力,因向火取三百块炭,变为三百美人,遣令试之。及明验视,惟吴猛、施道一二人,衣无炭迹。余二百九十八人,皆是与炭合者。当其合时,岂不人人视为一美妇人,安知特一块炭乎?大抵皆慾习未断,易至如是,况不知修行者乎?昔陶谷奉使江南,崖岸高古,风釆凛然,虽燕谈,未尝启齿。韩熙载谓所亲曰:吾观是人初非端士,其守可隳,当令诸公一笑。乃选名妓,得秦弱兰者,衣以弊衣,使诈为驿子之女,旦暮拥箒,扫洒...

卷之十六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苟富而骄。 传曰:坐井观天而小物,逸居无教以自甘。马前呈晏御之能,龙断奋螳蜋之臂。繁台阁上,区区求捧砚之名;蔡水河边,我我炽软盘之醼。此皆苟富者之所以为骄者也。尔自为骄,谁美尔为骄哉。惜其莫悟,我今苟富而骄,则异日便当有苟富而骄之罪,太上明以示戒,岂不然乎?不闻老子所谓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之说乎?孔子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於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大抵苟富者如是而已,道充者未易测量。昔范文正公未遇时,与刘先生读书于长白山。日煮二升粟米,俟其凝,割为四块,旦暮各食其二,其後皆至参...

卷之十七

太上感应篇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30卷)

乘威迫胁。 传曰:王文正当国,天禧初,薛简肃为江淮发运,入辞,公无他语,但云:东南民力竭矣。张士逊为江西转运,入辞,公亦无他语,但云:朝廷搉利至矣。大抵致君泽民,自当如此。今也居上位而不恤州县,作州县而不恤小民,即迫胁也。昔宋宣公绶判三司,朝廷有旨,尽放天下逋欠,稽期不报者,尚有六十八州。公上疏论例,乞委监司责近限核实。由是获实放者,凡数百万;释械系者,三千二百六人。王文穆钦若判理欠凭,由司建言,乞尽蠲天下宿负,以广恩泽。自乾德至咸平,所放者,凡一千余万;释械禁者,三千余人。陈侍部布亮当三司户部时,荣州煮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