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六十六

【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1]王者,以其善下之[2],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3],必以言下之;欲先民[4],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5],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6]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释】

    [1]谷:河流。

    [2]下之:处于其下。

    [3]上民:处于人民至上,寓意为统治百姓。

    [4]先民:领先于民众,统领百姓。

    [5]重:重负,负担。

    [6]推:拥护。

    【解析】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众多河流汇聚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

    所以圣人想要统治百姓,必然会谦和地跟百姓交谈;想要领导百姓,必然会站在百姓的身后。圣人居于百姓之上并领导百姓,而百姓并不会感到自己的负担变得沉重;圣人在百姓前面领导百姓,百姓也不认为这会对自己产生危害。只有这样的领袖,百姓才乐意拥戴他,而不会对他产生厌恶。因为他什么也不争,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人能和他争夺什么,反而都会自发地归附他。

    老子通过大国与小国的关系,讲述了“谦下”与“包容”的关系。江海处于低下的位置,却能够汇聚百川,故而成就了自己的宽广和浩瀚。一个国家(国家的统治者)也应当仿效江海,对百姓采取包容和谦下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更大的国家,才能使君王的地位显得更高。

    【名家注解】

    河上公:

    江海以卑下,故众流归之,若民归就王者,以卑下,故能为百谷王也。

    欲在民之上也。法江海,处谦虚。欲在民之前也,先人而后己也。圣人在民上为主,不以尊贵虐下,故民戴而不以为重。圣人在民前,不以光明蔽后,民亲之若父母,无有欲害之心也。圣人恩深爱厚,视民如赤子,故天下乐共推进以为主,无有厌之者。天下无厌圣人之时,是由圣人不与人争先后也。言人皆之者有为,无有与吾争无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