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原文】
唯[1]之与阿[2],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3]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4],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5],如婴儿之未孩[6],傫傫兮[7]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8]。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9],我独昏昏[10];俗人察察[11],我独闷闷[12]。
(澹兮其若海; 飉兮若无所止。[13])
众人皆有以[14],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15]。
【注释】
[1]唯:恭敬地答应。
[2]阿:怠慢地答应。
[3]未央:未尽,没有结束。
[4]太牢:古代祭祖时,牛、羊、猪三种牲口全部奉出称之为太牢。这里意为丰盛的宴席。
[5]兆:征兆,迹象。
[6]孩:通“咳”,形容婴儿的笑声。
[7]傫傫兮:疲惫的样子。
[8]遗:匮乏,不足。
[9]昭昭:明白事理的样子。
[10]昏昏:愚钝、木讷的样子。
[11]察察:严厉、苛刻的样子。
[12]闷闷:淳朴、诚实的样子。
[13]“澹兮”句:这两句与前后文不合,应移至十五章。
[14]有以:有用,有作为。
[15]贵食母:母,指“道”。这里意为以遵守天地大道为贵。
【解析】
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采取顺从的心态和违拗的心态,最终的结果会相差多少?对自己身边的人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或者一颗丑恶的心,其中的差别又有多少?众人往往都畏惧的事物,我的内心也会感到畏惧,因为我与众人有着一样的身体和感知。这种互相对比的风气从远古时期开始就是如此,似乎在后世也会没有尽头地延续下去。
众人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像是去参加丰盛的宴席,又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只有我淡泊明志,没有萌生欲望,反而像婴儿一样不会发出笑声,显得无知、疲惫、慵懒,就像流浪汉一样没有归宿。众人都为自己谋划,打算留下余财,只有我看似毫无智慧,经常穷苦潦倒。我有一颗愚笨之人才有的心啊!
众人都很炫目,唯独我好像迷迷糊糊;众人都活得明明白白,唯独我好像浑浑噩噩。(我就像在无边的海洋上漂泊,没有找到可以安歇的地方。)
世人仿佛都很灵巧,有自己的本领,同时又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有我愚昧、笨拙,简直一无是处。
但是,我唯一与众人不同的一点,就是我能够领略并回到万物之母的怀抱,真正拥有了“道”。
老子将自己的心态和世俗之人的心态作了众多对比,他揭露了世俗之人追求物质欲望的贪婪心态,并故意以相反而且夸张的比喻描述自己的心态。文中所说的“我”,指老子本人,但又不单单指老子一个人,而是所有拥有“道”的理念和思想的人。文中“愚人之心”其实不是指老子本人,恰恰是指那些混淆了是非、善恶、美丑等概念,被欲望蒙蔽了心志的人。老子期望有更多人在世俗之人追求名利的同时,能够跳出世俗,淡泊明志,追求精神的升华,而不是随波逐流。
【名家注解】
河上公:
除浮华则无忧患也。同为应对而相去几何?疾时贱质而贵文。善者称誉,恶者谏诤,能相去何如?
疾时恶忠直,用邪佞也。人谓道人也。人所畏者,畏不绝学之君也。不可不畏,近令色,杀仁贤。言世俗人荒乱,欲进学为文,未央止也。熙熙,淫放多情欲也。如饥思太牢之具,意无足时也。春,阴阳交通,万物感动,登台观之,意志淫淫然。我独淡然安静,未有情欲之形兆也。如小儿未能答偶人时也。我乘乘如穷鄙,无所归就。
众人余财以为奢,余智以为诈。我独如遗弃,似于不足也。不与俗人相随,守一不移,如愚人之心也。无所分别。
明且达也。如暗昧也。察察,急且疾也。闷闷,无所割截。我独忽忽,如江海之流,莫知其所穷极也。我独漂漂,若飞若扬,无所止也,志意在神域也。
以,有为也。我独无为。似鄙,若不逮也。
我独与人异也。食,用也。母,道也。我独贵用道也。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