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德經三十八

【原文】

    上[1]德不德,是以有德;下[2]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3];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4]臂而仍[5]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6],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7],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1]上:推崇,以之为上。

    [2]下:贬抑,以之为下。

    [3]无以为:无意作为,无所企图。

    [4]攘:伸出。

    [5]仍:引,拽。

    [6]前识者:有先见之明的人。

    [7]处其厚:立身敦厚。

    【解析】

    推崇仁德的人不去特意修缮德行,却拥有高尚的品德;贬低仁德的人即使看起来没有丢掉德行,但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品德。

    推崇仁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无所作为,而贬低仁德的人有心作为而有所作为。

    推崇仁爱的人有心作为而无所作为;推崇道义的人有心作为而有所作为。

    推崇礼仪的人有心作为之后没有人回应,就用手用力拽别人,强迫其服从。

    所以,失去“道”之后有了仁德,失去仁德之后有了仁爱,失去仁爱之后有了道义,失去道义之后有了礼仪。礼仪,是缺乏忠信和诚实的产物,也是祸乱的开始。

    有先见之明的人,不过是“道”的虚华,愚昧的开始罢了。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为人朴实,而不注重浮华。要去除浅薄虚华,保留敦厚朴实。

    “德”有上、下的区别,“上德”符合“道”的思想。换句话说,“道”是一种规律,无法言明,而“德”则是人们按照“道”的规律办事,是“道”在世间的体现。

    【名家注解】

    河上公:

    上德,谓太古无名号之君,德大无上,故言上德也。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养人性命,其德不见,故言不德也。言其德合于天地,和气流行,民德以全也。下德,谓号谥之君,德不及上德,故言下德也。不失德者,其德可见,其功可称也。以有名号及其身,故无德也。

    谓法道安静,无所施为也。言无以名号为也。言为教令,施政事也。言以为己取名号也。

    上仁谓行仁之君,其仁无上,故言上仁也。为之者,为人恩也。功成事立,无以执为。为义以断割也。动作以为己,杀人以成威,贼下以自奉也。

谓上礼之君,其礼无上,故言上礼。为之者,言为礼制度,序威仪也。言礼华盛实衰,饰伪烦多,动则离道,不可应也。言礼烦多不可应,上下忿争,故攘臂相仍引。
    言道衰而德化生也。言德衰而仁爱见也。言仁衰而分义明也。言义衰则施礼聘、行玉帛也。言礼废本治末,忠信日以衰薄。礼者贱质而贵文,故正直日以少,邪乱日以生。
    不知而言知为前识,此人失道之实,得道之华。言前识之人,愚暗之倡始也。大丈夫谓得道之君也。处其厚者,谓处身于敦朴。不处身违道,为世烦乱也。处忠信,不尚华言也。去彼华薄,取此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