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二十九

【原文】

    将欲取[1]天下而为[2]之,吾见其不得已[3]。天下神器[4],不可为也,不可执[5]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6],或行或随,或歔[7]或吹[8],或强或羸,或载或隳[9]。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10]。

    【注释】

    [1]取:治理。

    [2]为:指强行去做。

    [3]不得已:无法办到。

    [4]神器:神圣的事物。

    [5]执:掌握、控制。

    [6]物:代指世间万物。

    [7]歔:通“嘘”,和缓地吐气。

    [8]吹:急速地吐气。

    [9]隳(huī):危险。

    [10]甚、奢、泰:甚,极端。奢,奢侈。泰,过度。

    【解析】

    想把天下治理好,却使用强硬的手段,我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天下可以看作是一种神圣的“物”,不能够使用强制的手段去改变它。如果企图强行改变它,必然会失败;如果企图强行控制它,必然会失去。因此圣人从不妄自作为,也就不会轻易失败;统治者从不强行控制或者把持着什么,也因此不会失去什么。

    天下万物,有的会向前运行,有的会向后倒退;有的行动缓慢,有的行动急进;有的强壮,有的羸弱;有的安然生存,有的濒临危险。因此,圣人一定要摆脱“走极端”“奢侈”“过度”等思维和行为习惯。

    也就是说,治理天下不能按照一己私欲一意孤行,更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为所欲为。天下万物千姿百态,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更不能制定严酷的法令,这些都是“有为”,是不对的,最终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最正确的治国之道是“无为”,是顺其自然。无为则一切都会按照“道”运作,从而达到无为而治。

    【名家注解】

    河上公:

    欲为天下主也。欲以有为治民。我见其不得天道人心已明矣。天道恶烦浊,人心恶多欲。器,物也。人乃天下之神物也,神物好安静,不可以有为治。以有为治之,则败其质性。强执教之,则失其情实,生于诈伪也。

    上所行,下必随之也。歔,温也。吹,寒也。有所温必有所寒也。有所强大,必有所羸弱也。载,安也。隳,危也。有所安必有所危,明人君不可以有为治国与治身也。甚谓贪淫声色,奢谓服饰饮食,泰谓宫室台榭。去此三者,处中和,行无为,则天下自化。